翻到結婚前去英國玩的照片,才發現時間過得好快啊~~
我們結婚後不到幾個月就發現懷孕,很多知識、常識都是懷孕以後才開始學習,
但人與人的相處,並不是看書就可以處理的很圓滿的。
尤其有了孩子以後,我們的口角與摩擦常常變成......
「為什麼你不去做xxxxx」、「你怎麼不怎樣怎樣」的互相埋怨。
直到某一天,我在廚房洗碗時突然想通了─
「夫妻在教養孩子時就是一個TEAM啊」
回想起以前在公關公司上班時,
第一年,因為社會歷練不夠工作經驗不足,
擔心一直請教同事、尋求前輩幫助會顯得自己能力不夠,
於是遇到困難時就想悶著頭用自己土法煉鋼的方式解決,
有些問題倒是幸好被解決了,但有些問題倒越搞越糟,
最後變成大麻煩浮出了檯面,然後公司得傾注更多人力一起來收拾…
事後,當時的主管開會檢討時沒有嚴厲責備,
而是提醒我「適時的CALL HELP並不可恥」
後來,工作了幾年有了些歷練也增加了些自負,
有一次又遇到了個挑戰,我的老毛病又犯了─遇到困難又想自己解決,
當然又落得不怎麼好的結果。
幾次教訓以後,在工作上我學會了CALL HELP尋求支援,
無論是平行、對上或對下都是,因為不論在甚麼產業都是「團結力量大」。
但在婚姻裡,我卻常忘了「Call help」
兇了老公後,他卻回我「你又沒說要我做甚麼」、
「你就直接告訴我要做甚麼就好啦」之類的,
而得到他這種回應,我通常都只會更火大。
但是,冷靜想想,
其實他回的沒錯啊!他是肯一起做的,只是他不知從何做起,希望我來分配啊!
剛結婚時,只有兩人世界倒還好,想去哪裡就去那裡,
說走就走(某年的元旦跨年就是今天突然想去韓國滑雪,於是立刻就上網訂了機票這樣就可以出發)…
但有孩子以後,周末要外出的行前準備,
彷彿像是在公關公司辦記者會的前一天一樣,
有張無形的manpower上面詳細記錄著,
每個人在各個時間點該做的事情.....
例如:早上9:00出門前,爸爸負責叫車、幫寶寶穿鞋、
抱孩子出門、扛推車上車,
媽媽負責確認包包東西都帶齊、檢查家裡的門窗、關燈;
中午12:00抵達餐廳後,
媽媽第一個動作是拿出消毒液擦乾淨餐椅桌面、
拿出圍兜餐具紙巾剪刀,爸爸同時先選好自己的餐點後,
再換媽媽點餐…等等之類的,
這些種種真的需要「團隊默契」,
而這默契則需要時間、經驗的累積,急不得的。
那天,我想通以後,跑去找正在看電視的鄭先生說這件事,
化解了那陣子我們倆之間的緊張氣氛。
因為”團隊精神”就是體貼對方、互相支援,
一起把「客戶」(孩子)服務到最好!
今年我們的「客戶」從一個變成兩個,
考驗著我們的默契與「執行力」,
希望我們2016年底可以頒給自己個「最佳團隊獎」(握拳),加油加油!